2024年10月16日 16:45
本网讯(文/苑路杰)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召开。该仪式是对在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人士的崇高致敬,通过表彰他们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传承和弘扬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认真学习颁授仪式所传递的崇高精神,并征集了同学们观看颁授仪式的真切感受。
23级研究生李超翔:
七十五载风雨同舟,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系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前辈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挺立起民族的脊梁,彰显了国家的骄傲,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科学没有底,我们学习一定努力钻研下去”,前辈们的话语无疑是一次次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认识到只有心系国家、情牵人民,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卓越成就。前辈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在新时代依然闪耀光芒。我们应学习英雄模范的榜样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级研究生王淑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强调了英雄模范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值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忠诚是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深热爱、对信仰的坚定执着。这种忠诚不仅仅是对组织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更是对人民的忠诚,只有忠诚的人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胸怀强国之志、锤炼强国之技、勇建强国之功。胸怀强国之志,需先明其意、定其心、践其行,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精神风貌,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更是一种荣耀;锤炼强国之技,须明确目标,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勇建强国之功,须胸怀壮志,砥砺前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光荣任务。
23级研究生薛彤:
在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的过程中,我倍感振奋和鼓舞。本次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英雄模范们在各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让我深受触动。
93岁的战斗英雄黄宗德坐在轮椅上出席本次仪式。他17岁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胸前挂满了沉甸甸的勋章。这些勋章是他英勇奋战杀敌,誓死保卫国家的生动体现。在颁授仪式上,黄宗德被搀扶起身发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份荣耀属于人民军队的每一员”,而且强调这份崇高的荣誉同样属于千千万万为祖国付出生命的革命英烈,同时也表达了一名老兵的心声:“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将义无反顾的奉献自己的一切,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字字句句透露着赤诚爱国之情。
我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领导,离不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拼搏与奉献。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更应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4级研究生姜天雪
在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英雄辈出,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新时代青年学子应当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青春正是担当的勇者,青年是奋斗的先锋,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绚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奋斗”两个字写在每一代中国青年的基因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青年人担当作为的时代。我们新时代青年应敢于担当、志存高远、开拓进取、奋力前行,肩负起“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责任,锻造精彩人生,用奋斗点亮青春之光。
24级研究生喻淑文
“我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王振义院士的这句话在我心中回响不绝。一个人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或许微不足道,渺小如斯,但一个人同样可以是伟大的,伟大到足以支撑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前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后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李振声……正是这些一代代英雄模范的不懈努力,才铸就了人民共和国今天的辉煌成就!
如果有人问我:“假如你的一生只能完成一件事,那会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将致力于追求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发展,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终结!”
24级研究生朱翅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29号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本次颁授仪式授予王永志等4人“共和国勋章”,授予迪尔玛·罗塞芙“友谊勋章”,授予王小谟等10人国家荣誉称号,其中让我深受触动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
出现在镜头里的王振义院士戴着鼻氧管,年近百岁的他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句句动人心弦。王振义院士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但放弃了申请专利,“你可以去申请专利,但是我觉得这个病是非常凶险的,病人能够得到效果是不容易的,你要让人家多付钱,就不符合一个医生的道德”,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人吃得起药,看得起病。作为医生,他既有医术更有医德,无愧“严谨治学,救死扶伤”。王振义虽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并不知足,而是强调:科学是没有底的,我们一定要努力钻研下去!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向王振义院士学习。不仅学习他不畏困苦、潜心钻研的科研精神,更要学习他不恋名利、心系病人的人民情怀,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王彦明;审核:楚帅,郭伦,蔡信强)